酶基食品与大营养论坛暨《酶基免疫平衡》图书启动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专家学者齐聚共话酶基食品未来
5月21日,由酶好生活集团和中关村健康服务产业促进会共同主办的酶基食品与大营养论坛暨《酶基免疫平衡》图书启动大会在北京召开。
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名誉院长曹泽毅,中关村健康服务产业促进会会长孙德海,酶好生活集团董事长周训勇,中医古籍出版社副社长、纪检委员郑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闫洁,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营养科主任龚雄辉,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专家方京徽,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李响,北京积水潭医院营养科主任赵霞,中国医科大学免疫学教授单风平与会参与论坛,此外,多家中央级重点新闻媒体参与本次活动报道。
酶基食品与营养
什么是酶基食品?在会上,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专家方京徽酶基食品是通过科学配方和先进生产工艺,将酶与食品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集营养与健康于一体的功能性食品。
“其营养价值既可促进消化,有助于分解食物,还可补充能量,除此外还有助于改善健康状况,增强免疫力。”方京徽坦言。
方京徽介绍酶基食品在食品工业、医疗保健等领域均有应用。例如,乳糖酶则可以帮助分解乳糖,使得乳糖不耐受人群也能享受到乳制品的美味。针对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酶食品原料中的消化酶能够辅助消化,减轻胃肠负担,缓解消化不良等症状。
值得一提的是,酶基食品在儿童营养中的关键作用。
为什么酶基食品适合儿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闫洁介绍,酶基食品具有营养丰富、易于吸收、促进消化等特点。不仅为儿童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提高儿童营养素吸收率,还促进儿童消化系统的发育。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酶基食品市场规模逐年增长。预计未来几年,酶基食品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对于酶基食品市场闫洁给予美好的憧憬。
方京徽也认为随着费者对健康管理的重视和需求的不断提升,酶基食品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改善人体机能、促进健康的产品逐渐刚需化。
慢性疾病与营养酶
营养酶在慢性疾病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营养科主任龚雄辉在会上介绍,营养酶能够参与人体代谢过程,帮助分解食物,促进营养吸收,从而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营养酶还能调节身体机能,促进身体内部环境的平衡,有助于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
“对于已经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营养酶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帮助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龚雄辉表示。
慢性疾病的发生与营养酶缺乏有关,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对于心血管方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李响给出了详细的介绍。
“酶缺乏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李响介绍,例如,脂肪代谢相关酶的缺乏可能导致脂肪在血管壁沉积,进而形成斑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显示,某些酶缺乏与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密切相关。
李响介绍酶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主要有酶替代疗法、酶抑制剂的应用、酶激活剂的研究。例如,酶替代疗法针对冠心病患者,通过静脉注射溶栓酶,可以迅速溶解阻塞血管的血栓,恢复血液流通,减轻心肌缺血的症状。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新型酶反应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如何作用?北京积水潭医院营养科主任赵霞介绍主要通过三方面:
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新型酶反应通过激活免疫细胞,提高其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攻击能力。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新型酶反应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减少免疫逃逸。新型酶反应能够减少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使肿瘤细胞更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
“新型酶反应通过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的靶向性,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也减少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还能激活免疫细胞,增强其抗肿瘤活性。” 赵霞表示。AI+“酶疗法”
“我们使用创新理念和AI数字化技术,为受慢性病困扰的人士提供改善身心健康的陪伴式服务和健康解决方案。”论坛上,酶好生活集团董事长周训勇对于公司的理念进行解读。
如何将AI数字化技术渗透到健康解决方案中?
酶好生活集团董事长周训勇介绍通过健康问卷和健康检测仪器配合,获得用户准确健康数据,了解现在的健康阈值和影响健康的因子。实时关注用户的健康状况,在使用酶疗法的前后,提供数据对比,以及在不同案例中的不同结果,反馈研发。通过数据分析和数据整理,提供基于用户真实反馈的的大数据,为研发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酶疗法知识数据+客观健康数据,形成完整的数据来源。AI通过把知识数据和客观健康数据分析,得出不同的酶疗法方式在不同身体状况下的不同结果。为更加个性化的酶疗法、针对性解决方案的提出,提供用户真实数据基础。”周训勇表示。
此外,此次论坛还举办了《酶基免疫平衡》新书启动仪式。对于酶学著作出版对学科体系的贡献,中医古籍出版社副社长、纪检委员郑蓉认为为酶学理论体系提供了丰富的酶学知识,丰富了酶学的理论内容。也有助于酶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推动学科向更加科学、系统的方向发展。还为该学科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推动该学科的进步。